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浙江赛区选拔赛圆满落幕

校新闻网讯 7月15日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浙江赛区选拔赛圆满落幕。此次竞赛在我校体育馆和羽毛球馆内举行,历时2天,共有来自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43所高校,252支队伍,800名大学生参赛。竞争相当激烈。

作为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浙江赛区选拔赛的东道主,在接到承办此次大赛的任务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校上下师生全体动员、积极准备,圆满完成任务。
  本次竞赛分为竞速赛和创意赛,竞速赛按照三个大类、八个组别进行设置,增加了双车对抗组、四旋翼导航组、电磁节能组,在规模上前所未有。所有参加竞赛的赛车均采用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8位、16位、32位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单元,并凝聚了各队同学们的创造性设计和开发,以精确寻迹和速度作为赛车追求的最高目标。每一组别赛车拥有相同的车模平台,却在外形、速度、性能上各具特色,赛车依靠车载摄像头、光电以及电磁感应、红外感应等设备,在特定赛道上探索道路、双车追逐、或寻找信标,并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地点。赛车的设计和制作对参赛者无疑是一种挑战。


经过14日一天的激烈角逐,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83支队伍闯进了决赛。
今天早上8时决赛正式开始。参赛选手们化身“赛车手”,通过自己的创新设计,用手里的智能汽车在赛道上展开激烈角逐。在比赛场地周围,参赛选手正在做着最后的调试,就是为了让智能车达到最佳的状态,在决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弯道、交叉路口各坡道最考验实力,有的智能车,速度调得太快,过弯道时车一下子就冲出了赛道;有的遇到交叉路口,识别错误,不得不遗憾地“原路折回”;有的赛车通过坡道时由于车身不稳而翻倒在赛道。每当智能车顺利闯过这些难关后,场上场下师生都会屏住呼吸,等待智能车的最后冲刺。当智能车遗憾败在终点线前,场上场下师生都会为之惋惜;而当智能车成功通过终点,全场会响起一片欢呼声和掌声,为选手们加油喝彩。


来自中国计量大学“仰仪5队”的陈肇熙坦言:“从做车到调车,从预赛到决赛,从发车到停车,虽然经过的时间都不一样,但对我们来说都显得格外漫长。在赛场上面对其他强校,考验的不仅是速度和稳定性,更包括心态和策略。通过这次比赛,我发现今后还有更多的努力空间,希望下次能赛出佳绩。”
宁波工程学院宁工信标队的队长楚肖风说到:“我们队伍通过网上查阅大量资料、参考数据手册等方式,自己一步步地去摸索,去尝试摄像头成像、处理分析图像等。队员们熬夜通宵加班加点,为的是使小车有进一步的优化,有着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行驶轨迹以及更有效的达到目标定位。其实智能车竞赛是个很考验能力的比赛,这次比赛让我受益匪浅。”
经过为期两天的紧张角逐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银江boom2”队等7队获得光电四轮组一等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电直立二队”等四队获得光电直立组一等奖、中国计量大学“仰仪10队”等五队获得电磁普通组一等奖、温州大学“ABC”等3队获得电磁节能组一等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电追逐一队”等两队获得光电追逐组一等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电电磁双车一队”等两队夺得电磁追逐组一等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双车对抗二队”获得双车对抗组一等奖、中国计量大学“仰仪24队”获得四旋翼导航组一等奖。


闭幕式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徐江荣高度评价了本次竞赛,并对我校的精心策划和周到服务表示了感谢。吕忠达校长对参赛队员两天来的精彩表现和大赛的成功举办和对各参赛队在本届赛事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吕校长说,本次大赛能在我校举办,是对学校长期以来各方面工作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必将对我校今后更好地开展学科性竞赛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起到积极推进作用。比赛就此落幕,梦想不会结束,期待明年智能车竞赛同学们更好的表现。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从200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二届。2010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承办,从此浙江省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蓬勃开展,并于2012年开始在浙江省独立设置分赛区,到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五届。虽然每届比赛的难度在不断增加,但报名队伍的数量却越来越多。这项赛事已被教育部新列入全国十大赛事之一。
宁波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安鹏老师说:“智能汽车竞赛作为一项具有探索性的工程实践活动,是国内高校之间相互交流教育成果及创新实践教育经验的平台,是广大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实践真理、探索创新的舞台,更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基石。今天的赛场上,选手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团结协作,沉着应战,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充分体现了竞赛的根本宗旨。智能汽车竞赛融科技与创意,知识与趣味于一体。通过大赛的锤炼,各参赛队员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心理素质等综合水平得到了训练和提高,达到了竞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