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招生热线:18605742115
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建于2008年,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2014年被遴选为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为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2023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通过,2024年入选宁波市高校学科专业“161”工程首批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本专业围绕国家和地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及人才需求,秉承OBE人才培养理念,践行“产教融合、科教协同、竞教融汇”育人模式,培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需要,视野开阔,具备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具有责任感、担当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在电子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胜任嵌入式系统、信息传感测控方面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维护工作,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制学位:4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电子信息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电子技术、信息处理、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工作的,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实、应用研究和应用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清华大学、中科院、浙江大学等一流科研院所共享人才培养平台,同阿里云、中控、中软国际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国家、省级工程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开发能力强,能够宽口径就业,嵌入式、通信、计算机、物联网等技术均有涉及,可以在工业制造、通讯工程、智能控制设备、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和行业从事数字电子系统、嵌入式系统及机器人、智能测控等方面的设计、开发、系统集成等工作。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宁波、上海、杭州等地,其中不少人在国内外大型的集团公司任职,如NEC中国、中软国际、中国移动、中国南车、宁波港、三星电气、中控集团等。此外,本专业一直有着优良的考研传统,近三年,专业平均考研率达25%以上,其中国内不乏浙江大学、中国科学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985、211名校。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Python程序设计、电子测量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软件设计、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高级FPGA设计、深度学习与计算视觉、自动控制原理、无线传感网络应用、电子实验、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数字系统设计、电子工艺实习。
专业特色:
本专业围绕国家和地方电子产业发展战略及人才需求,秉承OBE人才培养理念,践行“产教融合、科教协同、竞教融汇”育人模式,培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需要,视野开阔,具备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具有责任感、担当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在电子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及其相关领域胜任系统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人才培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校企合作育人、科教协同育人等模式下,将项目式教学、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均纳入了实践教学计划中,通过建立面向学生全天候开放的电子创新实验室、建立“合协号”导师制、举办大学生科技活动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近三年,学生累计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省级以上奖项38项,承担大学生科创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22项,学生公开发表论文8篇。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到96.99%,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同时,还与大连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7名。

优秀校友:
司帅,男,电信专业2024年毕业生,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曾获崇本新苗奖一等奖、校级优秀毕业设计,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robocon一等奖、浙江省机器人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省赛二等奖、浙江省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等奖项。目前在北京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新增)
项荣标,男,电信专业2024届毕业生。大学四年学习成绩保持专业第一,曾荣获国家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特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荣誉。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学术论文一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主持参与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一项。获得“高斯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二等奖,“迦南智能杯”电力网物联网设计大赛一等奖,“崇本杯”数学建模一等奖等奖项。目前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集成电路工程专业。
专业形象代言人:

康铭鑫,男,1985年生,博士,副教授,宁波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系主任。先后于2015年、2018年从日本上智大学博士毕业、博士后出站,2017年4月—7月在奥地利林兹约翰开普勒大学短期交流访问,2018年3月—2023年2月入职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2023年4月正式加入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 主要从事汽车动力系统仿真技术、复杂系统建模、机电一体化系统控制、智能网联汽车优化控制等相关研究。作为项目骨干、子课题负责人曾参与多项国家基金委项目、日本政府基金项目、国际交流合作基金项目,以及日本丰田汽车东富士研究所“次世代汽车内燃机先进控制技术”等研究课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校级重点项目1项,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基金委重大项目1项,区域联合基金1项,发表SCI/EI等论文20余篇,英文专著1部。曾获得第11届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WCICA2014)最佳论文奖,中国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留学生政府奖学金(2015年)。现任中国自动化学会车辆控制与智能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内燃动力智能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混合动力技术分会委员。
专业认知:
本专业培养适应于国家和地方电子产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工程师人才。毕业生能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理解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等全过程的基本原理,能从事嵌入式系统、信息传感测控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维护等工作,具有团队协作和持续学习的意识。毕业五年后能够逐步成长为本领域的技术骨干或工程现场管理的应用开发型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嵌入式、通信、计算机、物联网等技术均有涉及,未来可从事的行业也很多,可以在多方面培养塑造人才。本专业是教育部第一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也是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2024年入选宁波市高校学科专业“161”工程首批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在校企合作育人、科教协同育人等模式下,将项目式教学、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均纳入了实践教学计划中,通过建立面向学生全天候开放的电子创新实验室、建立“合协号”导师制、举办大学生科技活动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