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天地

校友风采

第三章 努力当下,砥砺前行

【第三章】

努力当下,砥砺前行

我们应当努力奋斗,

有所作为。

这样,

我们就可以说,

我们没有虚度年华,

并有可能在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

————————拿破仑

实践出真知,体验需力行

——记2014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陈芳志

他坚持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他讲求实干,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他精益求精,对每一件事都细致入微。他就是我校2014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陈芳志,现任陌陌科技有限公司Java研发工程师。

谈起大学生活,陈芳志表示他是转专业进入计算机专业。大一的他原来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但在稀里糊涂过了一个学期后,他发现这个专业不能激起他对学习的兴趣。相反,在计算机的世界里,他感受到了无穷无尽的动力,一切的未知都在吸引着他去不断探索。于是他选择转专业,开始一头扎进图书馆,补上自己落下的课程,努力缩小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大二的他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秉着“实践才能出真知”的态度,他加入了软件工程实验室。在实验室中他仍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通过不断地看书,动手和跟着老师做项目、参加比赛,他获得了不少奖项,包括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大赛、大学生外包服务创新创业大赛等奖项,省政府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更是不在话下。但是我们知道,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是默默的付出;每一个笑容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努力和坚持。陈芳志更是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提及工作历程,他说“那时候比较年轻,想走远一点”。于是大三读完那年暑假,陈志芳背上行囊,踏上了去往北京的路。当时他在网上不断投简历,终于在比较、分析后,选择在一家做直播的公司做实习生。就这样,他慢慢在北京安定了下来。

回忆起刚开始工作的那段时间,他感慨“工作和在学校里还是有很大出入的”,但他知难而进,慢慢磨练意志,不断提升能力,一点点积累经验。现在陈志芳在陌陌也是做直播这一块,是公司现在的主要业务之一。他主要负责直播日常营销的活动,围绕用户做一些直播的活动来提高用户活跃度,像支付宝的蚂蚁森林类似的养成类产品。为了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变化,他们公司也在不断做出改变、不断创新,扩大用户群体。

问到大学中的遗憾,陈志芳觉得他没有处理好大学中的人际关系,性格内向的他,除了和室友比较亲密之外,和班上其他同学很少联系。他建议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让自己的性格开朗外向一些。

他在对学弟学妹的寄语中表示,在大学里,一方面要充实自己的生活,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前两年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说打打球,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有意义、不枯燥,还可以培养与他人的感情;另一方面还要经常看书,因为在工作后,生活会变得更忙碌,时间也都是零零散散的,浮躁的心境也不利于看书。但大学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会有空余时间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看书,学校也提供图书馆一个很好的资源。而且像计科这个专业,还是很需要多看书,对基本功要求还是挺高的,更有助于日后的发展。

求真务实,在挑战中提升自己

——记2012届网络工程毕业生毛威

他在2012年进入宁波工程学院学习,2016毕业后就进入职场,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未来的人生旅途。他是2012级网络工程专业的毛威。四年的宁工生活里,他与编程为伍,实验室为伴,将自己对编程的热情开发到极致,让编程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就是电信学院毛威。

毛威的第一份工作是2016.01-2018.5在掌门集团的果壳电子wifi万能钥匙项目(可控热点部门)担任Java开发工程师,前期毛威负责公司日志报表系统和BMS的维护与开发。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他出色的能力,很快他就得到领导的肯定,将应用市场项目的工作交给了他,他也做迭代开发。慢慢地,他的项目能力更加出色,论坛和门店库存的管理系统两个项目也在他手上完美地呈现出来。作为小团队的负责人,他和同事们一起顺利完成了所有服务器的服务和数据的迁移。后公司品牌更换,他很好地解决了老品牌和新品牌的兼容,并重新完成了新品牌的手机官网。

毛威的第二份工作是2018.5-2019.5在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担任服务端开发负责人。在这段时间里他主要负责小迪出行服务端整体架构设计和搭建,服务器和服务的选型,物联网服务的编写。工作期间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给他的任务,他还积极改善工作内容,确保项目的容器化服务,保证服务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自动化部署方案。正因为如此,将项目国际化、推向海外的任务也交在了他身上。

前两段的工作经历,让他充分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经验也得到了充分的提升。想回家乡发展的他,在宁波旺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又做起了Java开发工程师。这次他有着充分的经验,做起了小团队负责人。正因为是个团队,团队里必然需要合作。毛威会根据每个团队组员的实际能力分配工作。这让团队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最有效。

回想起宁工的四年,其实一切都好像是在不远前。而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宁工里满满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在这里他可以尽情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也在社团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学校为他提供了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让他可以自发自主地去学习。这一切对于他都是充满了回忆,也为他在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十足的底气。他告诉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沉稳,对待任何事也要保持百分百认真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工作中与团队之间的合作。

对于大学的四年,他说:“玩固然重要,可大学也毕竟是要学习的。”正因为如此,他在参加社团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的同时,也参加了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他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也锻炼了他自我学习的能力。从风华校区到翠柏校区,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他时刻好学,追求挑战的卓越品质。

感谢拼搏,感恩生活

——记2015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高秀军

他人生的新起点从内蒙古至宁波的列车款款而来,他在别样的天地中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编程世界,他在不算安稳的岁月中感恩每个从生命中走过的人。现任宁波小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经理的2015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高秀军,认真度过他的每一天。

2014年9月高秀军开始大四实习时,进入达内科技宁波分公司,从一线员工做起,正值IT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的大环境下,公司发展速度及业务也是很大的发展。工作第一年业务能力在领导的指导下获得了很大的提升,自己也很努力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工作成绩一直很不错,曾获得全国业务渠道冠军,年度个人业绩做到了200多万,为公司增加业绩提升,提高了团队部门效益。正是因为领导的正确指导使他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2015年随着公司不断发展,高秀军从一个实习生做到了渠道院校经理,并实现了人生一个小目标,作为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的学生,一直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刻谨记校训知行合一,不畏艰难困苦,踏踏实实做事,不断激励自己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这份工作给他最大的体会是,社会是个大熔炉,不是避风港,需要不断去磨炼自己,披荆斩棘方能获得一些成就。

从2017年5月至今,高秀军当时跟着前任领导一起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少儿编程领域,最初的想法是少儿编程领域是一个未来发展潜力无限巨大的一个领域,早早跻身于此,将来的职业发展会有更好的成长及发展。于是果断辞去工作,加入到了创业团队中,在这个新的领域,新的公司和新的运营模式环境下,他深刻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公司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每天都要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不然就会被高速疾驰的列车甩在后面。

高秀军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2018年荣获公司给予的优秀员工荣誉,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和肯定,升职加薪是必然的结果。2019年度更加努力投身于工作当中,那也是变得越来越忙了。当然在忙碌之余,最大的收获是和自己心爱的人走入了婚姻殿堂,2019是忙碌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在小码王工作期间给他最大的感受是,跟着创业公司的步伐,非常不易,深刻感觉到了创业不易,对他本身的收获非常多,充分证明了自己作为好员工的同时,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提起母校宁波工程学院,高秀军说那是人生的新起点,高考结束从内蒙古来到学校,是他人生第一次出远门来到浙江宁波读书,让他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认识,那时候的他是如此的青涩和无知。

初入大学,老师和学长学姐对他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军训期间他做了负责人,加入了很多社团打算让自己在大学期间多锻炼一些能力,当然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下,他顺利当选了班长,获得了大家的支持与信任,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此期间,他尽心尽责服务好每一位班级同学,积极配合班主任老师和学校其他老师的工作。他非常感谢大学同学对他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学校老师的支持和指导。同时他也担任了团学社从一个干事一直到团委常务副书记一职,为学院里的各项工作贡献自己一点小的力量。经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们的认可与帮助,他也成了一名共产党员。身为党员,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母校给了他很多重要的东西,老师们给予了他很多学业方面指导,使他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辅导员老师们给予了很多生活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让他大学生活不再是那么无趣和颓废。同学们给予了非常多的成长和快乐分享和陪伴,使他从一个自卑的农村娃逐渐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感谢大学四年生活和学习的整个过程,感谢母校给予的培养。

大学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希望通过他的分享让以后的学弟学妹们有更好的规划和大学生活,给予学弟学妹几点建议:

大学是学习未来一辈子工作,生活的最好时间,千万不要荒废学业和浪费时间,充分利用好大学时间给自己增加面对未来世界的筹码。当你的观念改变的时候,行动也会随之改变。

大学四年一定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完,不给自己留下毕业时的遗憾,比如考四级,考证书,考研,拿到奖学金,或者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等。不然毕业时你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

多去尝试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你的每一次失败或者每一个错误都会让你重新认识自己,哪里有不足和缺陷,及时弥补。多做公益的活动,当你步入社会你会发现凡是真心尝试帮助别人的人,没有不帮到自己的,当你感觉自己很笨的时候,说明你在成长,勇敢去尝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大学不要懒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努力为自己增值,精彩世界的大门为你们敞开,不要做一个迷茫的大学生。

永远记住母校的校训:知行合一。

耐心钻研,终能挖掘出无价之宝

——记2018届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俞建东

从最初的迷茫,不知前路方向,到而后的跌跌撞撞,2018届电信专业毕业生俞建东找寻到人生发展的方向,不断钻研,开拓天地。现任宁波普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的他始终相信,人生就在远方。

2014年9月,俞建东来到了宁波工程学院开启大学生涯,初到学校他懵懂无知,前路不明,未来难预,并不知道大学生涯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走下去。可能是认真上课,考研究生;可能是认真实践,毕业后争取到一个大企业的offer;可能是平平淡淡地度过四年,也可能是轰轰烈烈地开启新的人生。

在大一某次“巧合”之下,俞建东发现了电信学院有电子设计协会这一“神奇”的组织,从此便开启了电子设计之路。大一上学期,刚加入电子设计协会之初,他便学习了焊接这一技能。那个时候总感觉电子设计,电子工程师是那么无趣,左右拿镊子,右手拿烙铁,反复地做着同样的工作“焊接”。所以很多和他一起学习的同学,都在一学期的“磨砺”下逐渐脱离了电子设计协会。到了大一下学期,开始了嵌入式系统编程的学习之路,也算是当了半个程序员,慢慢地,俞建东的学习兴致被激发了出来。

原来电子设计,不仅仅只是电路设计、焊接,还有编程。在大一下学期末的学院内的“51单片机设计竞赛中”,俞建东取得了一个还不错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从此,顺利地加入了电子创新实验室,开始了实验室的生活。

在大二到大四的三年,除了上课与睡觉的时间,俞建东有80%的时间都花在了实验室内,慢慢开始接触系统化的、工业化的课题研究以及各类竞赛。参加了两年电子设计竞赛与智能车竞赛,参与了若干横向课题。他的技术水平,在他当时看来,已自认为已经“相当杰出”。直到大四,学校与清华大学共同开启了一个卫星载荷项目“天格计划”,俞建东被派到北京一年,完成学校所负责的电子学系统设计部分。在“天格计划”的工作开展过程中,他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国内外工程师与研究人员,发现自己所掌握的只是皮毛,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点“认真”。从那个时候开始,俞建东便认识到了,真正的设计该是什么,真正的学习该是什么,从来不是为了达到某一要求点,而做一些无谓的“自以为是”的努力,所有事情都需要有挖到底的精神。

2018年6月,俞建东毕业了,选择在宁波普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入职,并以工程师的身份,回归校园,回归曾经哺育他的电子创新实验室,承担企业工程导师一职。在担任工程导师一职期间,带领同学参加竞赛、做横向课题,一直都是他的主要任务。在此期间完成了许多校企合作企业的委托任务,如迦南电子的新电表改革智能断路器,清华校友孵化企业的分布式音频分析仪、基于分子束外延的频谱分析等,也带领很多同学参加了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获得了若干浙江省级别的奖项。

从大学入学至今,俞建东从学生的身份转换至一个导师身份,也算是体验了人生的180·转变。在学生时代,总觉得学习生涯总是那么按部就班,不像其他人的精彩,现在作为导师,看着他的“小朋友们”一直想着同样的问题,俞建东告诉他们,人生其实不在眼前,而在远方。作为一名工程师,一名工科男,能耐下心钻研,才是最精彩的人生。

脚踏实地,迎风前行

——记2017届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傅豪杰

2017届电气专业毕业的傅豪杰,现在自己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目前是宁波辉跃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主要项目是做设备智能化和物联网的企业配套。曾在中国物理学院工作,可单调的上班工作让他颇觉乏味。

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他毅然决然辞职,在2019年的九月开始与朋友一起创业。他与朋友强强联手,软硬件结合,成立了一家物联网公司,目前拥有十三个人的团。最初创业时,傅豪杰还只是个萌新,对这个行业没有一点经验的他,没有资源,没接触过客户,不知道如何营销、怎么技术对接,做什么对他来说都是第一次。而创始人之间吵架闹矛盾、公司资金缺乏、入不敷出更是给他的创业之路雪上加霜。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傅豪杰的心里只有两个字:坚持。他与时间赛跑,通过各种途径找资源,每个人每天至少都要谈三个客户,而对于解决创始人吵架,傅豪杰团队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因为他们的创始人团队有三个人,而争吵通常发生在两个人之间,这时第三个人就会站出来调解并找出两个人之间的平衡点。现在,傅豪杰的公司已经初具雏形,创业渐渐步入了正轨。

对于创业的心得,傅豪杰认为一定要坚持。就算看不清前面的路,迷失方向的时候也一定要咬牙坚持。对于这个行业,资源真的很重要,要在行业中寻找自己的立脚点,才能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谈及在大学学到的最重要的技能,傅豪杰觉得是时间管理。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地知道什么时间要干什么事情,要提前列好计划。工作之后傅豪杰慢慢养成了一个习惯:做一件事时,会忘记时间或者坚持把事情顺延下去,甚至会占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大多数人一般都会在休息的时间之前就早早地放下手中的事情准备休息,而傅豪杰的这个习惯使时间发挥了最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傅豪杰还会把手头的事情分类,分别是重要且紧急,紧急但不重要,重要但不紧急和不重要不紧急。他会在这四个事情中轮流转换,这个习惯让他的大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从而获得更多的灵感。傅豪杰对大学的回忆就是在实验室中废寝忘食地搞研究,在实验室中遇到的难题和他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为他创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路走来,宁工知行合一的校训对傅豪杰的影响很大,他深刻地懂得自己做的事情要和自己的认知符合。这种影响是难以言说的,这四个字会潜移默化地存在于你的脑海中,让你不由自主地将它付诸实践。

在公司初具雏形的同时,傅豪杰也将踏上新的征程,迎接新一轮的挑战。他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乌云终将散去,不久就会出现彩虹。

越努力越幸运

——记2006届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王杨松

王杨松从2010年大学毕业就开始工作生涯,谈起现在的工作,他说:“刚开始其实并没有考虑毕业直接找工作,原来的目标是毕业后自己创业,但是大四实习的经历让我陷进工作,再也没去创业。”

六年时间他从助理升到高级助理,再到主管,现在任职经理,六年时间他从宁波漂泊到北京再到现在的杭州,一步步走来他从未松懈。他的专业和现在从事的工作没有任何关系,但他依旧能够把事情做到完美,这都归功于他懂得坚持奋斗的宝贵品质。

回望大学生活,他并不觉得大学像许多人说的那样轻松。大学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待人处事的技能。在进入大学时他就有一个创业的目标,大一偶然间加入了学校的市场营销协会,在这个社团中的经历对他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影响。他在社团中担任上层管理的工作,不管是与市统计局、省察中心的合作还是线下的合作活动他都参加过。在社团的经历使他有了许多机会与社会的人和事接触,也培养了他组织协调、项目统筹的能力。

说到对大学兼职的看法,王杨松认为不需要做很多的兼职,对兼职需要有选择有判断,兼职不仅仅是为了补贴生活费,大学生应该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兼职工作。要善于从微小的事情中思考出收获,即使是做餐厅的服务员,并不是纯粹的拿时间去换钱,而应该从中了解一家餐厅的翻台率和它的管理机制。要尽量去经历,个人经历是个人能力的统筹。

对于一路走来的经验,他认为奋斗并不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而应该是一贯的坚持。大学是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有很多路可以选择,每一条路都能走向成功。一定要善于总结经验,为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漫漫长路,踽踽独行

——记2008届3+2项目毕业生王洋洋

王洋洋,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05级3+2项目毕业生,毕业后立即投身于工作,曾经的他在工地搬过砖,在电脑市场卖过电脑。2015年,由于某些机遇,他来到了现在的公司。主要负责有关弱电、多媒体的工程技术类工作,比如安装、调试、维修等。目前跟随团队来到了浙江蓝益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过往的岁月中有很多难以忘怀的点滴,但那已经成为过去,他唯一不能忘记的是成长的过程中,母校培养了他三年,为他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从未忘记过她的善良。

岁月如同指尖的流沙,大学三年更是转瞬即逝,很快,他也面临着就业。王洋洋本打算留在学校,但考虑到当时的校园环境和自己的能力,他最终决定独自在宁波寻找出路。在工作的过程中,王洋洋经历了很多艰辛。经历过种种职业的他对于择业有着自己的看法:“择业的时候其实没有一定要专业对口这个说法。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当你真正地走到社会的时候,你会发现有时候专业并不是完全的有用。”

专业和工作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大,他当时学的是单片机,但是现在,就算把单片机放到他的面前,他也记不起来有些相关的知识点了。因为很久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专业知识随着遗忘曲线,渐渐式微。王洋洋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是那么的完美。因为他认为大学就是一个走出家庭,独自生活的过程,而自己却没有选择在大学的时候住校,没有实践这个过程。所以刚毕业的时候,他可能会有各种想法,想去发展,或者说想去走走。经过时间沉淀以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后,他发现其实生活很朴素,需要一步步慢慢来。

对于如今还在校园的学弟学妹们,他也有些想法想和大家分享:“现在大学生最应该注意的是能力的培养。其一是要有人生规划,其实四年过得很快,如果没有提前的规划,毕业后的你只会到处乱跑,根本没有目标。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每一个公司都需要的。”他表示,不仅是灵活应对,吃得起苦也是当今大学生最应该培养的品行。

学无止境,善学善思

——记2016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郑显明

来自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郑显明从母校毕业,考取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并于2018年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最后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的身份留校工作。

在母校时就已经获得多次奖学金的他在读研期间也不例外,他在2017、2018学年获得硕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2018学年获得硕士国家学业奖,2019期间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等。郑显明不仅学业成绩优异,在实践中也经验丰厚。2016年,河北涞水空间激光通信实验湍流测量(负责微脉冲激光雷达),合作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山东威海气象局大气湍流垂直测量(探空气球、负责微脉冲激光雷达),合作单位: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1月,激光测试实验(负责成像激光雷达、微脉冲激光雷达、透过率激光雷达)合作单位:解放军某基地;2018年4月,山东威海气象局大气湍流垂直测量(探空气球、透过率激光雷达);2018年6月,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激光测试实验:解放军某基地;2018年11月,南海海域激光大气传输实验;2019年负责基于光频技术微波光子雷达研制。

郑显明在工作期间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经过科研项目的锻炼以及理论课程的学习,在许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首先,科研能力。研究生期间负责导师的研究课题: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研制。在课题的进展中,通过导师的指引,他懂得怎么合理安排时间节点、如何合理地去规划课题任务。他提到在课题的进行中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如何对参考文献进行合理的整理,怎样有效地搜索有用的资源等等。同时通过在自己课题设计中需要找校外企业代加工,让他学到该如何跟人打交道,如何处理如何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都有助于他以后在社会中更好地立足。课题的理论部分的研究让他对MATLAB软件和Python软件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针对数据处理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的数学功底,这将为以后的读博之路提供一定的帮助。总的来说,硕士期间的学习不仅让他懂得如何高效率地工作,而且锻炼了思维能力。

其次,是论文及专利撰写能力。截至目前,他已在《Atmosphere》等期刊发表论文5篇,参与军队多项科研项目。

谈及考研历程,郑显明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决心,有了决心,你才能在别人都休息娱乐的时候自己独自一人看书;有了决心,你才能在想放弃的时候坚持下来;有了决心,你才能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的殿堂。然后要有信心,考研可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准备四门或者更多的科目,但是要相信一点,只要方法得当,合理安排,不管你原来的基础有多薄弱,都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这点信心一定要有。最后就是一定要有毅力,复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痛苦和烦恼,要有毅力才能坚持过来,每个考研成功的人最大的体会集中到一点就是一句老掉牙的话——“坚持就是胜利”。很重要的一点是,考研是几个月的枯燥的学习,几乎要抛弃一切的娱乐活动,但是一个人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却不可能总是很高涨,一定会有一段时间的疲劳期,这时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不要因为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而沮丧,因为适当的放松是必要的。

对于在宁工的学弟学妹们,郑显明提出以下建议:

一、打牢基础,动手动脑

当今社会是残酷的,现实也是残酷的。不努力就要被淘汰,不是每一个明白的人都可以做到很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五件东西不能丢:1.追求,没有目标就失去了精神的信仰,奔跑的方向;2.尊严,它能支撑你的脊梁让你高傲地活着;3.自信,千钧压顶何须叹,披荆斩棘向前看;4.坚韧,成败皆在毫厘之间,只要是你选择的,再苦再难都要挺住;5.知识,千金易散尽,善学是财富,唯有知识能够创造一切。

二、持之以恒,虚心求教

大学,是一个自主学习的地方。我们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最佳的学习方法,并能够持之以恒实施下去!不要单纯地认为理论知识不重要,等工作了,在实践中积攒理论知识。那只是给不学习找借口。请不要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

三、主动学习,不辞劳苦

不要随便地翘课,每一堂课的设定和学习都有其作用和价值!大学是人生最关键的黄金时段,充分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努力学习,对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各方面的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端正心态,戒骄戒躁

在大学,虽然我们不需要对所有专业都精通,但更不能是对所有专业都浅浅了解,那不如只精于一门。千万别说什么都会,因为做到很难!在大学,就相当于步入半个社会,不要害怕遇到困难,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在大学,我们一定会成长很多,但其中一定会遇到很多不爽和不满的事情,不要太在意,既然改变不了,为何不顺其自然地接受?

、乐观生活,加强锻炼

郑显明认为人总是会遇到挫折的,人总是会有低潮的,人总是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的,这些时候恰恰是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因为大家都会碰到挫折,而大多数人过不了这个门槛,你能过,你就成功了。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耐心等待,满怀信心地去等待,相信,生活不会放弃你,机会总会来的。至少,我们还年轻!路,要一步步走,虽然到达终点的那一步很激动人心,但大部分的脚步是平凡甚至枯燥的,但没有这些脚步,或者耐不住这些平凡枯燥,终归是无法迎来最后的那些激动人心!

最后,他祝愿各位学弟学妹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记2015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朱敏刚

朱敏刚,2015年本科毕业后考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新能源电力及其控制专业。2018年硕士毕业,进入华为有限公司杭州研究所工作,目前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华为私有云平台的开发,负责应用编排和helm应用模板的开发和维护。

四年·曾青葱年少

大学岁月,是不断尝试新事物,探索自我最好的时光。从高中时的内向低语逐渐蜕变为活跃在各种校园活动中。入学以来,一直担任电气111班的副班长,积极配合班长和团支书工作,尽全力辅助管理班级,全心全意服务同学。曾任电信学院社联办公室主任、电信学院社联副主席、校电竞协会会长。还获得校广播台优秀播音员、校广播台杰出贡献奖、省优秀三好学生、院辩论赛最佳辩手、院十佳主持人、优秀团干、优秀学生干部、二等奖学金等荣誉。这些丰富的课余活动,逐渐让朱敏刚找寻到自己的定位,帮助他快速成长,同时也收获了爱情和友情。当然在投身学生工作的同时,并未曾忘记学生的本职工作——学习,本科四年的成绩维持在专业前十。

朱敏刚表示精彩纷呈的大学生活需要感谢自己,更要感谢自动化学院各老师和辅导员的信任和帮助,让他从一个无知的少年成为和他们一同战斗的勇士。他们也成为朱敏刚在母校最重要的牵挂,每次回到母校所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办公室再和他们聊聊天叙叙旧。

大三下是整个学生生涯的转折点,决定备战考研。考研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不断想放弃的自己。也许人生就是需要这种经历,不论结局如何,都是心智快速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朱敏刚认为他更要感谢人生之路中的指路灯塔——自动化专业的邱雪娜老师和电气班主任黄晶老师,为他指出了远洋的方向,不曾迷失在未来的浩瀚海洋。

三年·待厚积薄发

科研,既要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路。扎根文献和行业论坛,关注最新理论和研究进展,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为自己研究的方向导航。学术路,需要耐得住性子,坐得住冷板凳。硕士生涯,也就逐渐不再参加学生工作,更加关注自己的学术和未来工作方向。当他明确自己的未来方向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与之相关的技能上。硕士生涯让我学会的是,如何学习。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胜过于知识的纯粹积累。举个例子: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必须要准备猎枪和干粮。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只知道积蓄知识,而不懂得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那么,他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像猎人走进森林,只带干粮没带猎枪一样。没有猎枪,干粮带得再多,也会很快地消耗殆尽。如果有一支猎枪,而且枪法很好,那么就不愁没有吃的了。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未来·愿不负韶华

2018年,从校园人转变为职场人。最初的三个月,是他最难渡过的。看着完全不会的工作,和学校学习完全无关的内容,每一步都非常艰难。这是每个职场新人都会经历的挫折,但是只要熬过去,就是晴天。什么都不会,那就去学;做什么都很慢,那就要学会如何快速学习。职场不会再留给你太多蹉跎的时间,唯有在枪林弹雨中成长。努力是会有回报的。2019年荣获了“华为明日之星奖”。这只是开始,朱敏刚不曾忘记自己的初心,将继续前行。就像习总书记说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拥抱2020,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学中干,干中学

——记2014届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叶怀培

叶怀培从2014年8月参加工作,工作五年以来,他曾获得过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新闻宣传优秀通讯员、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及2017年度宁波市级“青年岗位能手”。现任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设备部通信导航主管。

提及工作历程,叶怀培说道:“刚进单位时由于师傅受伤,我独自一人在通信导航岗位上,从深入船舶熟悉设备,到查看设备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虚心请教船长和设备服务商。每次设备出现故障,在修理的同时,我都会做好详细的记录,回来总结经验,在实践中提升自己。业余时间查看相关的书籍,并把学到的知识同实际相结合,这样让我很快掌握了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的管理、修理和维护保养。”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公司创新工作室项目,协助部门完成QC攻关项目,解决数起船舶“疑难杂症”,为公司节约成本十余万元。

作为一名技术岗位青年,光有吃苦精神和十足干劲还远远不够,还要具备干好工作的过硬本领,要向实践学,向他人学习,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他坚持学中干、干中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在工作之余,叶怀培还阅读了大量有关与本岗位相关的理论知识。为自己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绝不让自我在技术上落伍。

近年来,随着公司船舶的老化,通导设备故障不断增多,他积极联系设备服务商,在进口设备维修费用较高的情况下,对进口设备进行国产化改造。在海事和船级社CCS对通导设备的检查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他始终坚持自学,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努力跟紧新的更新发展步伐。

随着航海的不断发展,海事部门对船舶的无线设备要求也不断提高,规范内容变更较大。每次规范的变更一是强制性,二是时间紧,但他都会在规定的时间中完成,完成一项工作都有认真记录,档案历史保存完好,每一台设备,每一份证书均有完整的档案记录。

谈起对母校的回忆,叶怀培娓娓道来:“一条河、三座桥(彩虹桥、木桥、石板桥)把教学区和生活区完美地隔开,记得大一那年冬天的大雪,校园银装素裹,同学们打雪仗丢雪人不亦乐乎;大学食堂是真的便宜,经济实惠;大学宿舍一帮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玩,一起疯狂,团结在一起的感觉是真好,很怀念。”

叶怀培对学弟学妹们忠告道:“可能有很多学弟学妹和当初的我一样,在选择上大学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弄清楚上大学的原因和意义,以为考上大学就是走进了天堂,实际上,现实是残酷的,不努力就要被淘汰。”他认为大学是个自主学习的地方,首要任务还是学习。虽然大多数时候的我们在大学里对付考试都是在搞突击战,考前认真“苦战”两个星期,然后就安心地过个悠长假期,可考后呢?还能记得什么?分数不能代表什么,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最佳的学习方法,并能够持之以恒实施下去!

谈起就业方面的问题,叶怀培说道:“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尤其是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他们的招聘取向还是定在学习和校内表现上,因为在其他方面,作为学生的我们根本没有资本可谈。就不要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了。在大学,虽然我们不需要对所有专业都精通,但更不能对所有专业都浅浅了解,至少要精于一门。很多同学毕业后,刚开始工作时是非常单一的,如果你有某方面专业的特长,这样才能让你更占优势。”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记2015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鲍新雨

她,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做每一件事都会坚持到底;她,对生活有着美好的向往,乐于尝试一切新鲜的事物;她,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不惧怕任何一次失败。她就是鲍新雨,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检修班班员。

她的大学生活极富开拓性与创造性。大一时,她参加了团委宣传部,主要负责刊出海报,宣传学院动态。画画、游泳也都是她的兴趣爱好。此外她还加入了实验室,跟着老师学长们做实验,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大学期间的鲍新雨还是个十足的学霸。课余生活丰富的她成绩也毫不逊色,数一数二的专业成绩,拿到手软的各种奖项,一等王伟明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浙江省数学竞赛二、三等奖,校三好学生,院优秀学生党员……但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不劳而获,看似风光无限,光芒万丈,实则其背后包含了无数个不眠的日日夜夜,那真是“夜色渐深入未眠,孤灯残盏独影躬”。成功永远都不会是说说那么简单,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

在大三的时候,她决定考研。在大三暑假她先把数学、英语和专业课都复习了一遍,在最后一个月啃了几套肖秀荣的政治试卷。考研的她过着高三般的生活,早上六七点就起床了,午餐和晚餐都草草解决,直到凌晨一点左右才可能回到宿舍休息,剩余的时间都在教室或者图书馆里待着,算下来,每天学习的时间都超过了十个小时,而休息的时间不足六个小时。但她从未想过放弃,她想要遇到更好的自己。“付出总会有回报,坚持总会有结果”是她所坚信的。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成功上岸,考上了上海电力大学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

离开大学,鲍新雨并没有因为是女生而选择轻松的工作,她通过参加国网的校园招聘会,不断投简历。最后在人资会的不断提问下,顺利进入了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平时她的工作就是和变电站的设备打交道,在小室里检查二次设备是否异常,也会有一些抢修应急的工作。她从不认为女生不适合做这些,恰恰相反,她认为这是锻炼自己的绝好机会。在她看来,男生能做到的,她也可以。在工作中如果遇到难题,她会询问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傅,或者相关专业的大师。

她认为我们要好好利用大学四年时光,在大一时可以多多参加社团,有空就在自习室看看书,尽量在大一大二把四六级,计算机等一些证书考出来。大二好好学习专业课,如果不想往社团发展的,就多学一些专业相关的。在学校里积极也要参加一些竞赛,加强自己的能力,不仅自己得到锻炼,在投简历时在自己的履历表上也会有话可写。如果打算考研,大三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基本准备了一年。她在大四相对就轻松了,因为考上了研,就没想着找工作了,更多的时间花在旅游上了。

最后她希望学弟学妹好好加油,现在社会竞争很激烈,多多掌握技能总是没错的,锻炼自己的口才和工作能力,在学习上专业知识也要掌握,这些都是找工作的资本。大学时光也很短暂,不要留有遗憾,好好拼搏。

时光不负努力的人

——记2013届电气专业毕业的傅维波

一、个人基本信息及学习工作历程:

姓名:傅维波

联系电话:13586927852

2000年9月入读当时的宁波高等专科学校电子系应用电子专业001班,曾在电子系担任生活部长,班级里面兼任生活委员。

2003年毕业后进入江东科技园区管委会下属科技企业宁波经纬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工作,担任浙江区域副经理,兼任宁波市场营销部经理。

2005年11月因家乡宁波奉化滕头村建设发展需要,回到滕头集团工作,曾在滕头集团党政办、滕头投资办公室和项目部、滕头置业前期办和项目部工作,现任宁波滕头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十多年来负责操作过3个政府安置房建设项目,2个政府投资交通道路项目,2个政府投资水利建设项目,1个政府投资综合性市政配套项目,1家企业投资特种行业典当公司筹建工作,1项新农村建设项目,3个商品房开发项目(其中一个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奉化区重点项目正在开发建设中)。

二、学习工作所获荣誉:

在校期间,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荣誉,思想上2001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2002年加入预备党员,2003年毕业前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因知识积累需要,2003年-2006年就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本科文凭。

2006年滕头村负责远程教育操作工作期间,获得宁波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优秀操作员荣誉。

2015年因工作需要参加宁波奉化市政府组织的企业培训师考试培训,获得三级企业培训师证书。

2015年-2016年因从事房地产开发管理工作需要参加清华大学网络课程《中国房地产发展之路》《财务分析与决策》课程培训并获得证书。参加全国房地产经济师考试通过,并获得房地产经济师中级职称。

三、对母校的记忆与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母校是伟大的,留给我们满满的回忆;母校是无私的,带给我们大批的校友人脉;时间能够证明一切,看着奉化校友会成立,经历着宁波工程学院校友总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

时间是公平的,看着一批批校友入学,一批批校友毕业成才,我们回首发现自己也已不再年轻。祝福母校能继续扬帆破浪,勇立潮头,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祝愿在校的学弟学妹们,脚踏实地、努力拼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相信自己,时间不会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付出必将有所收获!

做敢与天比高的“初生牛犊”

——记20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王岳锋

币黑联合创始人、Neo NEXT社区发起人、帮助多个区块链项目完成融资,累计金额超2亿元……20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王岳锋,用自己不服输,敢拼搏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

“创业这件事,我从大一就开始了”。王岳锋一进入大学便想着走上一条创业路,学生能做的创业项目大多数都体验了一次,参加了一些比赛,拿了一些奖金,到了大三的时候还留下的就是两家打印店,东西校区各一家。西校区店的起步,还多亏了当时学校组织的金点子大赛,让王岳锋获得了6000元的奖金。

到了大三快结束时,一种社会的压力,会一下子扑面而来。王岳锋也在这种压力下,思考了自己的方向,宁波缺乏互联网基因,计科专业当时最大的机会就在移动互联网上,他放弃在宁波的基础,去杭州加入了一家互联网教育创业公司。作为产品负责人,带领产品团队,负责公司所有的线上产品。在这个公司奋斗了两年,公司却在市场竞争中淘汰了。王岳锋从事的是房地产教育方向,投资的母公司是占房地产教育市场70%份额的,行业内绝对top1的公司。所以对接的都是绿城、中粮,钉钉这些巨无霸公司,公司虽然失败了,但是从王岳锋个人角度,视野得到了最好的扩充,养成了非常好的工作习惯,不会再畏畏缩缩地觉得自己是“野路子,不上台面”。

第二段工作经历是伴随着整个区块链领域的发展。

在17年的时候基于兴趣,王岳锋正式投资比特币,并与网上的朋友创立了《币黑》公众号,用于科普比特币和区块链。现在关于区块链的账号已经不计其数,可能有上万个,但他开始创立的时候,圈内应该只有十几个,专注于区块链方向的账号。所以王岳锋吃到了最早的红利,开始每天只是总结一些群内聊天的内容,原始的排版,只靠这些,每天就能获得几百粉丝的增长。当时也不为盈利只是出于兴趣。但是很快就有合作找上门,一个创业者找到王岳锋团队,希望能报道他们的创业项目。报道了他们项目后的第二天,就有人来就确认了投资意向,第三天投资款就到账了,那一次之后的头条广告就卖到4w一条,并且要排队。

王岳锋顺势开辟了类似FA业务,累计帮助创业者融到了2个亿的资金,也刚好赶上了数字货币的大牛市,也获得了不菲的收益,在此期间也享受了各种炙手可热的感觉,一天会有十几个合作需求,要吃的饭排了2-3天。但随着数字货币的价格大跌,公众号阅读量直线下降,FA业务也瞬间冷却。休息了一段时间后,他把原来的neojoy杭州社区升级为neonext,在国内科普公链技术,干计科专业应该干的老本行。

期间,作为发起人,王岳锋受邀去了上交、浙大、微软中国等多个地方进行演讲,分享区块链技术,宣传社区理念,致力于让区块链技术结合电商,在商品防伪溯源上发挥作用。现在王岳锋就在区块链和电商这块交叉的方向上走着。

小时候都会有一些或天真或天才的创意,王岳锋也不例外,但是长辈总是会用反推法“教育”:“嘿,天下这么多聪明人,要是这么简单的话,早就有人做了,没那么容易的。”小时候的王岳锋无法反驳,但是他也没有“屈服”,他一直在做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傻瓜。

“不知道你们是否经历过多少这样的‘教育’。但是记住这样的教育是错了,很多时候,在特定时间、特定的机会成本下,你就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大胆去尝试吧!”

勇于弄潮,厚积薄发

——记1988届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姚德明

我是1988届电子系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是母校第三届学生,当初还是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自费生,我父亲至今还经常调侃我读的是自费大专,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心结。每次别人问起,我总是刻意回避,这让我形成了比较低调的个性。我不喜欢张扬,总感觉差别人一截,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比别人更努力,才能不被落下。

对母校最深的印象是报到第一天,当时母校正在筹建中,那天下着雨,地面坑坑洼洼,积满了水,大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筹建处”的字样。校舍像农舍,去食堂要走一里地。

那天我的心情也像天空一样布满了阴云。母校后来的发展超乎想象,一年一个变化,等我毕业的时候,已经初具规模了。以后的发展更为惊人,每次来母校总给我带来阵阵惊喜,我为母校的发展自豪。在母校三年我收获了知识与友情。师生之情,同学之谊,在人的一生中是最难能可贵的,直到现在我还时时忆起,母校是我心中最纯洁最温暖的一块圣地。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慈溪化肥厂,是一家国有企业。当时大多数人不知计算机为何物,记得有位同事拿了一只计算器叫我修,说你是学这个专业的,厂里只有你会修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好笑。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仪器仪表维修,逼着自己从零开始学起,工作半年后才略有起色,但一直被当成徒弟的角色。四年后小化肥厂逐步淘汰,企业倒闭,我去了中日合资海通食品有限公司,虽然公司有一台电脑,但已被我的师弟捷足先登,我还是做仪器仪表的维修工作,浑浑噩噩干了三年。直到毕业七年后经同学介绍,去了慈兴轴承有限公司,是当地响当当的乡镇企业,才算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

这个时候我的专业知识已经为零,我吃住都在办公室,没日没夜地学习了半年,才初步适应工作,逐步开发出财务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使公司成为市计算机应用试点单位。公司给我分配了住房,任我为计算机中心主任,工资待遇也居单位前列。当时的中心人才济济,有中科大毕业的硕士,有来自上海的计算机权威人士。这种情况之下,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当时有个朋友邀我去温州柳市参观,柳市是国内著名的生产低压电器的乡镇,聚集着上百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在柳市的一条小街上有十几家工业设计公司,每家生意都很忙。其中一家老板介绍,他每年能挣一百多万元。我详细地了解了设计流程、软件等相关事项,触动很大,因为我老家的情况与之非常相似,我老家是小家电企业密集的乡镇,周边镇上有上千家小家电企业,当时企业尚未有产品设计的意识,都是仿制,每年要面临被打假的风险,所以倒逼着企业自主创新,要有自己的设计。

经反复考虑,决定自己干!三万元启动资金本来是用于买房的,先用来创业了,我选择上规模的有前瞻意识的企业试点,没想到一炮打响,其中一款产品当年就挣了六百多万元,因此客户纷至沓来,开局就顺风顺水,很快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从人才配备到设计流程规范,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全方位展开了业务。

十年间我为当地上千家企业提供服务,开启了他们设计意识的启蒙之路。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面临竞争,人才的竞争、价格服务的竞争,任何企业都不可避免,竞争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使你更强,又可以让你退出舞台,这取决于你的智慧!

如果有所谓成功的经验,我归结为一个人命运中的偶然,当然也有一些有迹可循的东西,与大家分享:对市场要有敏锐的嗅觉,敢于从市场缝隙入手,以点带面发展,先立足于一点,对你来说是优势点,对竞争对手来说是弱势点,一有机会应大胆进入,不要瞻前顾后错失良机,与打仗一样,战机出现了就一定要打。

创业初期首先要做好客户样板,成功的样板是最有力的广告。在实践中学习,客户需要什么你学习什么,边学边用,不要守株待兔,等学会了再去用,学精通了,可能就失去用武之地了,游泳技能只能在游泳的过程中学到手。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又是失败之母。要敢于失败,一开始要有失败的打算,失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明天重新开始。成功后也不能固守,要与时俱进,不进则退。

我算不上成功的例子,只是母校的盛情难却。我的案例有相当的偶然性,我仅仅适逢一个涨潮的时代,只要下海的人,都会有所收获。时代正在飞速发展,变化的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希望学弟学妹们敢于弄潮勇于弄潮,争做时代的弄潮好手!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大家时刻准备,等待命运之神的降临!

付出=收获

——记2015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薛祥清

2015届计科114班的薛祥清,目前就职于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任技术专家一职,主要负责支宝客户端上的安全技术研发。

毕业至今他就职过两家公司,一家是同盾科技,另外一家就是目前的蚂蚁金服。第一家公司同时也是他大三时期实习的公司,大四下学期和薛祥清和几个同学跑到杭州找了一周工作其实并不顺利,大的公司那时候根本就敢投,但就是这样收到的面试也不尽人意。后来收到了同盾的面试通知,很高兴地接受了offer。现在回想起来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同盾,因为在这里的两年认识了很多牛人,对于刚刚步入职场的他而言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入职同盾的前期,薛祥清规划了一个APP的开发,但是半年后这个项目就挂掉了,所以他也就投入到另外一个项目的开发也是他至今在研发的安全SDK。与普通的SDK相比安全SDK不仅仅只有业务逻辑,更多的是和安全相关的技术,比如root/越狱检测、hook识别、模拟器识别、代码混淆等。但在这之前薛祥清完全没有接触过安全技术,而且很多技术方案都没有成熟的技术实现。所以只能依靠自己在网上搜索各种材料以及线下编写大量的测试Demo。在迭代了一年后安全SDK已经研发得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了,而且商业化输出服务了上千家的客户。由于整个项目基本上都是一个人独立完成,也取得了一些专利,并且在业务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年末薛祥清也被评为了公司的成长之星。

两年后由于薛祥清感觉部门相关的业务一直停滞不前,对自己的后续发展方向也比较模糊,同时也想往更大的平台去看看。通过了一个月4轮面试终于入职了蚂蚁金服。来到了蚂蚁的前半年也是目前为止他在工作上最难熬的半年。在这里只注重最后的结果,没有人在乎中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同时加班也很严重,突然从7点变成了天天9点多下班,虽然现在更晚,但是一下子的转变还是过了很久才适应。虽然累但是也很公平,付出多少公司就能给你等价的回报,并且大公司的技术平台能让你的技术视野更广阔。

阿里的节奏很快同时变化也很快,在蚂蚁的两年多里薛祥清接触Android、iOS、Linux、Windows、RTOS等多个系统研发项目,也包括了设备指纹、内容安全、edge边缘计算等。凭借着负责研发的多个项目,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业务认可,一年半后他从高级工程师晋升到了技术专家。回顾在晋升过程中,他指出最重要的就是两个点:owner感和责感,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得到评委的认可,同理工作中也是一样。

目前来看,薛祥清的职业生涯发展得还算比较顺利,他总结主要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个是作为一个研发人员对技术的热爱,如果只是把它作为吃饭的手艺很难有大的上升空间,第二个是认真负责的态度,虽然很老套,但是工作中很需要这种品质。所以在大学四年里成绩可以差但是专业课不能丢,多参加一些实验室,对专业技能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同时培养自学能力很重要,步入职场前期的时候,他一直希望有个大神可以带带自己,但是这真的可遇不可求,真正的发展还是需要靠自己摸索。